【鹿鸣书吧】共沐书香 分享悦读——娄葑实小教师阅读第2期
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讲话精神和《关于做好2023年中小学幼儿园寒假工作的通知》(苏教办〔2022〕128号)文件要求,助推区域教师不断提高文化素养、提升思想境界、增强精神力量、丰厚人文底蕴,深入领会“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四敢”精神实质,娄葑实验小学组织全体教师分组开展寒假“未来教师”专题阅读活动。
我们教师阅读第二小组研读的书目是《未来教师的教学策略》。寒假里,小组成员们共同制定了“悦读计划”,并在群里每周打卡各自的阅读进度。开学后,我们积极开展了阅读交流分享活动,让书香成为这春日校园里最芬芳的味道。
1.假期阅读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香掠影
2.悦读分享
老师们齐聚一堂,畅谈自己的阅读感悟,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华洁老师:
书中“情境教学——跨越今天与昨天的鸿沟”这一章节中以实例,直观形象地把学生带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学生自然会调动之前学到的认知,将生活中认识的事物和抽象的符号联系到一起。在这种情境的驱动下,学生自然而然地探究起汉字的书写方法,在这一个由生活情境到抽象符号再回到生活情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方位的感受。之所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参与实际的教学是因为儿童心理学家认为,情境教学能够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将单调乏味的知识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在情境中感知,在情境中探索,在情境中思考,获得知识,得以成长。
蒋晨婷老师:
本书中提到的“逆向教学设计”是一种新型的设计思路,它打破了我原有的教学设计的思路。它以教学评价先行,强调“以始为终”。这启迪了我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可以采用基于理解的逆向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阅读文本的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尝试进行批判性阅读,对学生进行思维挑战性的阅读尝试。这样的逆向教学设计,可以实现提升学生真正的理解力,而非以本教本,打破原有的唯教材论。一个好的教学策略是引领一节好课的关键因素,逆向教学设计可以在日常教学中运用。
宋丽娜老师:
书中提到,项目化学习的本质是:让学生更多掌握自己的学习,获得更多真实的学习成长机会。项目化学习趋向于“完整的学习过程”。因为“完整的学习过程”就是完整的教育过程,是完成的成长过程,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能力方面更加有效,教育价值更加丰富。
我们老师要做的是着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个性特征,找准切入点,营造学习氛围,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主动尝试,大胆互动,形成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学有所获。我们可以主题进行,多种形式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解学习难点,让学生感到自己就是学习中的主角,体会到学习是如此的快乐。
许磊老师:
《未来教师教学策略》这本书结合教育教学研究,援引名师经典课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七大教学策略,具有启发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灵动的课堂教学绝不是日复一日的机械重复,而是着眼于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必备品格塑造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教学。学会合作学习是新时代人才的必备素养。书中介绍了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的四种教学策略:一、目标的积极互赖。以目标为导向,对整个合作学习进行系统、全面的建构。二、资源的积极互赖。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依托合作学习规则开展小组活动。三、角色的积极互赖。通过制定集体制度,建设团队文化,明确小组中的角色分工。四、奖励的积极互赖。建立评价机制,依托多元评价,激发学习动机。
张萌老师:
在读到“游戏化学习”一章时,编者阐述游戏化学习的目的是发挥游戏的特点来促进学习,将游戏中那些有趣、吸引人的元素巧妙地运用于教学中。游戏化不一定就是玩游戏,而是可以让学习变得更“好玩”。这让我联想到教智融合在课堂上的运用,例如在语文课堂上结合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易加平台”或希沃白板,就能使枯燥的教学内容转化成魅力十足的课堂活动。易加平台可以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多种多样的素材,选择多样涵盖范围也很宽泛,如果在课堂上引入这些资源,便能深化学生对文本的感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而希沃白板实施游戏化教学则更为简易直观,其丰富的多媒体功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互动能力。
张琦老师: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经常应用书中提到的情境教学法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情境教学法主要以情境创设为核心,其中情境是重点。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其中不同信息载体的合理应用非常关键。教师可以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相结合,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降低学生理解难度,让学生能够结合个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进行主动分析以及研究,以此更好地实现个人的良性成长及发展。
蒋蕴萌老师:
《未来教师的教学策略》一书中提到,人工智能的应用让未来的人们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挑战。我们的学生需要具备一系列新的能力,才能在和人工智能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得到可持续发展。这些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创造和革新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与合作的能力、信息技术素养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并融合多种教学策略。因为这些教学策略各有特点,且互为依存。如:情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性认知,深度学习可以实现学习内容的有效迁移和理解运用,合作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合作技能,项目化学习则是让学生体验了更贴近生活的完整的学习过程。身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更应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学会熟练运用各种教学策略。
钮丽老师: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他们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吕叔湘先生也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可以受用一辈子。”事实正是这样。我们不能把世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但我们却能把掌握知识的方法教给学。注重学法指导,是时代的需要,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现代人素质的需要,因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作为教师,是绝不能对此等闲视之的,只有对教学策略有深入的研究,才能实现高质量的教育,成为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未来教师。
季雨濛老师:
书中提到,深度学习正是一种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积极参与、理解应用、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如何让学习由“浅表”走向“深度”?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教师必须站在一个引导者的角度,激发学生自身的内在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在体验中实现对知识本质的理解,追求有效的迁移和真实问题的解决。我们需要努力构建一个公平信任、有趣多样、尊重关切、专业规范的课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深挖教学内容的多重价值,在情境体验中,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生活经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在语文课堂上,调动学生生活经验、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机会很多,教师要耐心引导,并及时、有效地评价,尽量让学生自己生成学习内容,达到高阶思维的锻炼和培养。
唯有乐学之心,才能促使我们不断成长。对于教师来说,读书更是一肩责任,一路提升。教师们在阅读中思考,在交流中启迪智慧。让我们以阅读赋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增强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生命不息,阅读不止。虽然本期阅读分享活动已结束,但娄葑实小将继续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让书香飘满校园,让心灵得到滋养。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