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网

初高中

九年一贯制学校

小学

幼儿园

其他

手机版
  • 1
  • 2
  • 3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教学>校本教研>详细内容

校本教研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实验小学落实教育部“五项管理”实施方案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9-17 13:18:45 浏览次数: 【字体:

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双减”意见,目标是减轻学生和家庭负担,把学生从校外学科类补习中解放出来,把家长从送学陪学中解放出来。“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要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个方面的管理。

二、工作目标:

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个方面的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1.作业管理

作业管理是对各学段作业明确要求,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随堂作业在校园内完成,初中阶段作业不超纲,让学校的责任回归学校,让家庭的责任回归家庭,共同引导孩子自主完成、自我管理作业。

2.睡眠管理

睡眠管理是要把家庭和学校的边界划出来,要监测考核,总的要求是确保孩子们睡眠充足,按中国孩子成长过程中、生理发育过程中平均睡眠时间标准来考核。

3.手机管理

手机管理是要疏堵结合、对症下药,直面差异、分类管理,禁止将手机带入课堂,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满足学生应急通话需求。要把学校作为信息管理的一片静土,还学校安静的读书氛围。

4.读物管理

读物管理是要以推荐目录为主,注重内容管理和推荐方式的管理,具体用什么东西由家长去选择,教育部门主要是把好关。

5.体质管理

健康的体质是中小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不能简单地归结于体育教育,要作为学校管理内容,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三、具体措施

(一)精心设计作业  减轻学业负担

作业是巩固课堂知识的必要途径,也是反映课堂质量的重要手段,以作业为突破口是实现减负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1.作业要考虑针对性、多样性、全面性

作业要口头、书面兼顾;既要有需要观察、思考、讨论的,又要有动手操作的;既重知识的记忆、运用,又重能力的训练、培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分层设计作业。既要有基本题、综合题,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又要有开放题,供有能力的学生提高训练。这样,既可以起到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又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2.控制学生作业总量

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随堂作业在校园内完成,初中阶段作业不超纲。严禁布置课内外惩罚性作业,不留机械性重复性抄写作业。除了常规的笔头作业,我们将坚持让语文的课外阅读、英语的朗读对话、数学的错误整理、物理的小论文小制作小实验、体育的周末锻炼成为学生回家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享受作业的乐趣,提高作业的质量。

3.加强作业辅导批改

教师作业批改需正确,作业评语需多样,学生改错需及时,难解易错需讲评,重点学生需面批。关注学困生完成的作业量,关注优等生如何反思而不是鼓励他刷题。从尊重学生个体出发,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性格心理等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获得较大的进步。

4.加强评价的分层管理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班各学科作业的协调、监控,控制各科学生作业的总时间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年级组长每月抽查本年级学生作业,并做记录。教导处利用课堂听课通过与学生座谈、检查学生作业了解各班作业情况;每学期进行一次针对作业量的问卷调查,并通过数据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5.作业养成良好习惯

各学科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书本保护完好,不乱涂乱画。各学科教师重视写字教学,学生书写要规范,并做到干净整洁、还要注意间架结构。

(二)提高教学实效,保证学生睡眠

随着减负增效理念的不断深入,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又要让学生较好地理解学科概念,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提高教学实效,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1.做好前测把握起点

我们的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和学习资源的多样性,学生的学习起点也就各不相同,从学生出发备课,这是把握起点的前提,因此我们要求备课组活动时每个单元的主讲人,在进行单元内容分析时,要向组内老师们提供本单元的前测分析,根据前测的结果进行单元内容分析。

2.认真备课强化研究

“不打无准备的仗”,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只有精心的备课,才会有高质量的课堂,学校以加强校本教研强化老师们的备课。每月初由教研组长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确定好本月的教研活动主题和主讲人。使每一位任课教师在集体教研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更明确,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更清晰,对巩固练习的设计更准确。

3.有效教学夯实课堂

充分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培养思维能力成为减负增效的关键。学校提出精提问,重实效的课堂教学要求,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思维的形成,通过同课异构摸索高效的课堂模式,在全校推广实验,真正落实课堂的实效性。

4.教研科研有效融合

围绕“减负增效”这一主题,结合教学实践,以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确立科研课题,把科研研究和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融为一体。努力以课题促增效,以课题创特色,以课题求发展。并以研究课的形式给予落实。

5.执行素质教育评价制度

实行等级记分制度。学校不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奖励教师的主要依据。教师不得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不得以考试成绩作为判断学生好差的主要依据。

(三)加强读物管理,

1.加强读物管理

读物管理是要以推荐目录为主,注重内容管理和推荐方式的管理,具体用什么东西由家长去选择,学校和教师不自行组织学生购买书刊报纸,订阅报刊,严格根据上级要求,一律让学生家长自由选择,自行订阅的方式。

2.有效开展家庭教育

通过家长学校、专题讲座、家长半日活动等形式,大力宣传有关“减负”的规定,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广大学生家长了解“减负”的内容,理解支持“减负”工作,将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争取家长对“减负”的支持和配合,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言行和正确的方法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

3.注重儿童心理健康

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氛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知识讲座和咨询活动,充分利用广播、橱窗、板报等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保证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刻苦学习精神,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4.开展丰富的学生活动

进行艺术类、体育类、学科类校本课程的实验与开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继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科学合理设置学校各类兴趣小组,开展特色班队活动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要扎实开展好每一次活动,保证各项活动有效进行。从而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扩大学生求知领域、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他们在强身健体,磨炼意志中,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

(四)手机管理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规定:

1.严禁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

2.学生确有特殊原因需将手机带入校园的,必须由家长向学校书面提出申请,经学校德育处同意批准后,学生方可将手机带入校园,进校时交由班主任代保管,放学回家时才向班主任领回。

3.学校将全方位对学生私自带手机进校情况进行检查,一经发现,学校将做出严肃处理。

(五)加强体质锻炼,促进身心健康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确保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规定要求,做以下要求:

1.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家长和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2.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3.保证体育活动时间。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4.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学校要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

5.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把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评价考核体系。积极探索将体育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不能参加体育竞赛的,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进行评价。严格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完善学生视力、睡眠状况监测机制。

6.做好体质健康监测。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系列文件要求,对体质健康管理内容定期进行全面监测,建立完善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


分享到:
【打印正文】